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2024年高层次人才招聘计划

来源:
  • 报名时间:详见公告

数学与统计学院始创建于1960年渭南师范学院数学系,是学校最早设立的院系之一,办学历史悠久。下设数学系、统计与数据科学系、大学数学公共教学部和实验教学中心,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3个本科专业。2019年根据新时代学校事业和学科发展需求,数学系独立组建成立数学与统计学院。学院曾获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最佳单位称号,曾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陕西赛区优秀组织奖,学院也曾多次被学校评为学科建设先进单位、考研先进单位、就业先进单位、优秀教学单位和先进党总支。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70人,教授17人,副教授16人,讲师10人,助教1人,博士12人,在读博士3人,专任辅导员6人,实验员2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三级教授2人,兼职硕士生导师8人,长期聘请国内外兼职教授12人,中学一线兼职教师18人,企业兼职博士12人。多名教师获陕西省师德标兵、教育系统“五一巾帼标兵”、校级教学能手、渭南市“百名科技人才”等荣誉称号。教师中先后有6人次曾在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瑞士等国家进修学习。

学院学科平台资源丰富,现建有基础数学省级重点学科,西北数论交叉应用及普及传播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秦东数学研究中心,设有华山国际数学论坛和红烛讲坛,下设数论与模形式,代数与算子理论,方程及其应用、统计分析与优化理论和数学教育研究5个研究团队。数学与应用数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陕西省第一类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数学与计算科学省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全国人口普查渭南师范学院工作站,代数学省级教学团队,《高等代数》和《数学分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近年来,学院荣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1项,1人荣获陕西省课程思政教学能手,20余人在陕西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奖。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21项,教师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励1项,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6项。教师在数学领域国际国内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9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15余部,《高等数学》教材荣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学院先后主办了陕西省数学年会、数论及其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国内会议10余场。

学院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在全国及陕西省组织的各类大学生数学学科竞赛中,学生屡获佳绩。近年来,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陕西赛区一等奖31项,二等奖66项。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81项,获第九届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国家二等奖1项。获“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3项,陕西省省赛一等奖6项,陕西省省赛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在首届陕西省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2018与2014年西北地区师范生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的佳绩,在第二届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中获得全国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优秀奖5项,全国优秀指导教师1名,渭南师范学院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学院学生考研率连年递增,先后有800余名学生考取了日本近畿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硕士研究生。学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较高,约有40%的学生在中、省级单位就职,毕业生涌现出了以中国年度教育十大新闻人物邓健、马云乡村教师年度奖获得者王秀丽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校友。

近年来学院持续推进实施“六个提升工程”,即师德教风提升、考风学风提升、师资队伍提升、精细化管理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学科研平台提升六大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四个卓越计划”即科学研究卓越计划、师范技能卓越计划、学生考研卓越计划和产学研协同育人卓越计划。以学校申硕升大为契机,形成一院一品,突出师范特色,形成统计和大数据分析紧密服务地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科学数统”、“铸魂数统”、“文化数统”和“协同数统”的四位一体三全育人机制和学院办学特色。

一、高层次人才团队

(一)业务条件:

1.团队应符合我校的学科专业布局与规划,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杰出成就或具有显著创新潜力,有望在学科前沿和核心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有利于提升我校在相关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2.团队组成不少于3人,团队带头人或核心成员中应具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称号。

3.团队应具有主持并完成国家级项目经历,研究成果达到省部级一等奖以上水平。

(二)引进方式:全职引进,不受计划限制,“一团一议”。

(三)发展目标:5年内,打造国家级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或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并结题、获批国家级或部级纵向课题100万元以上并结题)或省级一流成果(荣获省科学技术奖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获批省科技厅等纵向课题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并结题)。

(四)引进待遇:

1.提供人才房;

2.解决人才团队负责人和博士的配偶工作;

3.解决人才团队负责人和博士子女享受渭南市优质教育资源问题;

4.提供人才团队负责人安家费100-200万元;

5.科研配套经费理工类500万元/年,人文社科类100万元/年,科研设施面积根据项目需要配置;配备3名以上博士或高级职称成员、若干名在读博士搭建科研团队;

6.随人才团队负责人一并加盟渭南师范学院的博士参照其他博士待遇执行。

二、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

人才类别

业务条件

岗位待遇

其他待遇

杰出人才

具有良好学术声誉和学术领导力,为国际国内同行公认的学科带头人,近5年主要学术成果突出,在所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学者专家,经学校审定可列入本层次的各类人才。年龄不限。

年薪

100-150万

一人一策

具体面议

配备工作室(或实验室);配备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人员的教学科研团队;配备工作助手1名;可安排配偶工作,子女享受渭南市优质教育资源。

领军人才

获得较为突出的创新性成果,在所研究领域取得同行专家公认的标志性成果,能带领团队协同攻关,保持或赶超国内外领先水平,经学校审定可列入本层次的各类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

其他不在上述范围人员,但具有博士学位和教授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列入本层次引进范围:

1.近5年内,主持完成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或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或教育部重大项目;或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

2.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四)或二等奖(个人排名前二)、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三)或二等奖(个人排名第一),或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二);或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个人排名前三)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二)或二等奖(个人排名第一)。

成公好机会就上青海公考雷达

3.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国家“千人计划”(长期项目)入选者、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之一。

年薪

80-100万

一人一策

具体面议

拔尖人才

具有博士学位和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列入本层次引进范围:

1.近5年内,主持完成国家基金项目1项,且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或主持完成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且主持完成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或为陕西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之一。

2.曾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自然科学、科技发明奖(前四人);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四)或二等奖(个人排名前二);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前四人);或省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前三人)或二等奖(前二人);或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前二人)或二等奖(前二人);或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前三人)或一等奖(前二人)。

3.近5年内,理工科博士以第一作者发表B1级(以渭南师范学院论文级别分类为准,下同)以上论文10篇,或A1级以上论文4篇;文科博士以第一作者发表B1级以上论文8篇,或A2级以上论文3篇。

4.具有其他高质量成果、高级别奖项,经学校审定同意后,可列入本层次引进范围。

年薪

50-80万

一人一策

具体面议

注: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引进不受计划限制。

三、博士(青年英才)

(一)类型、业务条件和待遇

青年英才

业务条件

待 遇

工资

及社保

安家费

及科研启动费

其他待遇

A类

1.应届博士毕业生或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人员,科研能力突出,具有较大培养潜力,近3年发表A级论文2篇以上。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紧缺学科(专业)可放宽至40周岁。

2.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科研能力突出,近5年主持获批并完成国家基金项目。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每年可达20万-30万

可达60-70万

一人一策

具体面议

1.按陕西省相关政策纳入事业编制管理。

2.进校后享受校聘副教授三级岗位3年。

3.在校工作期间享受博士学位津贴1500元/月。

4.如需购房者,学校提供房源的,按当年学校购房标准计算,安家费可一次性冲抵相应数额购房款;学校未提供房源的,可凭购房合同申请领取安家费,购房前享受不超过12个月的每月1500元租房补贴。

5.如需解决配偶工作者,依据学校人事管理政策和配偶个人情况,经学校研究同意后,可根据配偶所学专业及工作经历等解决工作。夫妻双方均属引进人才的,不影响另一方享受引进人才的待遇。 6.学校协助解决引进人才子女的入学问题,确保其享受渭南市优质基础教育资源。

7.纳入渭南市高层次人才库,依据服务地方业绩享受相关待遇。

B类

1.科研能力较强,近5年主持获批并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或发表B1级以上论文2篇以上;艺术、体育类专业毕业。2.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紧缺学科(专业)可放宽至40周岁。

可达40-50万

一人一策

具体面议

C类

1.近5年主持获批并完成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或发表B2级以上论文2篇以上。

2.年龄一般不超过32周岁,紧缺学科(专业)可放宽至40周岁。

可达25-30万

一人一策

具体面议

成公好机会就上贵州公考雷达

年薪制

引进

聘期2-3年,税前年薪15-30万元。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采用“一人一策”的方式签订工作合同,根据岗位职责制定考核目标,明确薪酬待遇,聘期内人事档案转入学校。

(二)招聘学科及人数

数学与统计学院

成公好机会就上江西公考雷达

数学、统计学及其相关学科

大数据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专业

博士研究生

8

陈 斌

电话:0913-2133968 13992340605

邮箱:ccbb3344@163.com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公考雷达,了解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职位请上公考雷达。 点击查看原文

责任编辑:Lulu 【我要纠错】

微信扫一扫 手机查看当前页

还可随时查看更多上岸机会

报考问答 (0)

推荐 最新
  • 全部
还没有人提问哦~

声明:本站发布的招考资讯均来源于招录官方网站,由公考雷达整理编辑,如遇报考疑问请咨询招考官方。若涉及版权或错误信息,请反馈本站予以更改或删除。立即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