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生:
根据《湖北省2020年度招募选派“三支一扶” 高校毕业生公告》相关规定,请通过资格复审进入面试的44名考生按照以下要求参加面试。
一、面试人员名单
经过笔试及资格复审,根据招募岗位计划数与资格复审合格人数1:3的比例,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进入面试的44名考生(含末位并列),详见《宜昌市西陵区2020年度招募选派“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面试人员名单》(附件1)。
二、面试报到时间
2020年8月29日(星期六)上午7:00
三、面试报到地点
宜昌市西陵区教育局办公大楼(宜昌市西陵区献福路20号)
四、面试方式
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形式。主要测查考生的综合分析、组织协调、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支医岗位面试采取专业技能面试形式。
五、相关事项
1.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考生须在8月27日(星期四)17:00前将当日行程码截屏发送至邮箱691511606@qq.com。行程码在微信、支付宝“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中“防疫行程卡”生成。
2.8月29日7:10未到达指定候考室报到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面试资格,不得进入考场。
3.报到时,考生应主动接受体温检测、扫健康码,出示本人二代有效居民身份证及笔试准考证原件。考生体温低于 37.3℃,凭健康绿码并佩戴口罩进入面试考点。其中,考前14天有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国(境)外旅居史的考生,应提供考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体温测量若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的人员,应至临时等候区复测体温。复测仍超过37.3℃的,经考点现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评估后,具备参加考试条件的,可参加考试;不具备相关条件的,按相关疾控部门要求采取防控措施。
4.考生候考期间,必须遵守纪律,自觉听从工作人员指挥,不得擅离候考室或随意走动,不得向外传递抽签信息,不得谈论或打听与面试试题有关的内容,不得干扰或影响他人,不得抽烟、大声喧哗。
5.考生面试时不得透露姓名及本人就读学校(或工作单位)、籍贯等信息,应为“我是*号考生(抽签号)”,如有违反者取消面试资格。考生不得要求考官解释试题或向考官提问,答题完毕后要报“答题完毕”。
6.面试结束后,考生应按规定路线迅速离开考场,不得在考场附近停留,不得返回候考区域,不得以任何方式向考场内考生泄露考题。
7.考生应自觉遵守防疫相关规定,仔细阅读《宜昌市西陵区2020年度招募选派“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面试疫情防控须知》(附件2)。不服从考试举办单位防疫工作安排的,取消面试资格。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8.请进入面试的考生看到面试通知后迅速回复短信,短信内容编辑“姓名+报考岗位+准考证号+收到面试通知及已仔细阅读面试疫情防控须知”发送至13872591180。
9.本通知中有关政策口径由宜昌市西陵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面试咨询电话:0717--6916385,0717--6918350;政策监督电话:0717--6916281;举报电话:0717--6927617。
附件:
1.宜昌市西陵区2020年度招募选派“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面试人员名单
2.宜昌市西陵区2020年度招募选派“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面试疫情防控须知
中共宜昌市西陵区委组织部
宜昌市西陵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宜昌市西陵区“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
2020年8月25
宜昌市西陵区2020年度招募选派“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 面试人员名单
序号 | 报考职位 | 报考职位代码 | 姓名 | 准考证号 |
1 | 支农 | 0337 | 罗映增 | 204205014415 |
2 | 支农 | 0337 | 王陈程 | 204228010426 |
3 | 支农 | 0337 | 尹相壹 | 204205010205 |
4 | 支农 | 0337 | 刘思琦 | 204205012013 |
5 | 支农 | 0337 | 郑心悦 | 204205014629 |
6 | 支农 | 0337 | 史跃 | 204205013815 |
7 | 支农 | 0337 | 龚金浩 | 204205010619 |
8 | 支农 | 0337 | 罗宇熙 | 204205010308 |
9 | 支农 | 0337 | 杨金田 | 204205015415 |
10 | 支医 | 0338 | 李应璞 | 204205012901 |
11 | 青年事务 | 0339 | 吴秀敏 | 204205014510 |
12 | 青年事务 | 0339 | 彭紫珊 | 204205010704 |
13 | 青年事务 | 0339 | 王颖 | 204205010823 |
14 | 青年事务 | 0339 | 田靖 | 204205012113 |
15 | 青年事务 | 0339 | 王钰芳 | 204205014520 |
16 | 青年事务 | 0339 | 张若依 | 204205016319 |
17 | 基层人社 | 0340 | 颜子恒 | 204201020404 |
18 | 基层人社 | 0340 | 李琦 | 204205012817 |
19 | 基层人社 | 0340 | 胡锦仪 | 204205015617 |
20 | 基层人社 | 0340 | 董超 | 204205014202 |
21 | 基层人社 | 0340 | 汪梦涵 | 204205010112 |
22 | 基层人社 | 0340 | 谭子桂 | 204205011411 |
23 | 基层人社 | 0340 | 朱婉仪 | 204205012604 |
24 | 基层人社 | 0340 | 胡为玮 | 204205013129 |
25 | 基层人社 | 0340 | 何瑞婷 | 204205016420 |
26 | 基层人社 | 0340 | 钟李婕 | 204205010726 |
27 | 基层人社 | 0340 | 李珺秋 | 204205014906 |
28 | 基层人社 | 0340 | 骆媛媛 | 204205015502 |
29 | 基层水利 | 0341 | 向楠 | 204205015828 |
30 | 基层水利 | 0341 | 周笑 | 204205016418 |
31 | 基层水利 | 0341 | 刘影 | 204205015429 |
32 | 基层水利 | 0341 | 郑冶 | 204205011816 |
33 | 基层水利 | 0341 | 夏思雨 | 204205011118 |
34 | 基层水利 | 0341 | 陶慧 | 204205014419 |
35 | 基层残联 | 0342 | 朱文凯 | 204205014114 |
36 | 基层残联 | 0342 | 李珂 | 204205011626 |
37 | 基层残联 | 0342 | 黄婧怡 | 204229010615 |
38 | 基层文旅 | 0343 | 王文君 | 204205012805 |
39 | 基层文旅 | 0343 | 喻春瑶 | 204205012123 |
40 | 基层文旅 | 0343 | 向倩倩 | 204201023316 |
41 | 基层文旅 | 0343 | 罗锦天 | 204205016417 |
42 | 基层文旅 | 0343 | 赵风格 | 204205010401 |
43 | 基层文旅 | 0343 | 覃逸芝 | 204205013624 |
44 | 基层文旅 | 0343 | 冯茜 | 204228013318 |
宜昌市西陵区2020年度招募选派“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面试疫情防控须知
1.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做好自我防护,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营养和合理休息,防止过度紧张和疲劳,以良好心态和身体素质参加面试,避免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症状。面试当天要采取合适的出行方式前往考点,与他人保持安全间距。
2.面试地点在面试当天实行封闭管理。因防疫需要,入场检查时间较长,请考生尽量提前到达面试地点。面试期间,考生应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按要求佩戴好口罩。
3.考生入场前应主动配合接受体温检测,出示健康码(不限湖北省),健康码为绿码及现场测量体温正常(<37.3℃),方可进入考试区域。体温测量若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的人员,应至临时等候区复测体温。复测仍超过37.3℃的,经考点现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评估后,具备参加面试条件的,可参加面试;不具备相关条件的,按相关疾控部门要求采取防控措施。
考前14天有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国(境)外旅居史的考生,应提供考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报告。疫情风险等级查询可使用“国务院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点击“疫情风险查询”,或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疫情风险等级查询”,或登陆http://bmfw.www.gov.cn/yqfxdjcx/index.html,选择查询地区即可了解该地的疫情风险等级。
4.考前3天有发热症状的考生,应在入场检测体温前主动向工作人员报告,经考点现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评估后,具备参加面试条件的,继续面试;不具备相关条件的,按相关疾控部门要求采取防控措施。
5.考生在进入考场后及考试期间出现发热症状的,应主动告知工作人员,经考点现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评估后,具备参加面试条件的,继续面试;不具备相关条件的,按相关疾控部门要求采取防控措施。
6.面试期间,考生要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在考前入场及考后离场等聚集环节,应服从考务工作人员安排有序进行。进出考场、如厕时须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交流。考试过程中,因个人原因需要接受健康检查而耽误的考试时间不予补充延时。
7.考生在回复短信前,应仔细阅读本须知。凡隐瞒或谎报旅居史、接触史、健康状况等疫情防控重点信息,不配合工作人员进行防疫检测、询问、排查、送诊等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